年,曾被大众视为5G元年,而“5G元年”也曾被视为"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
尽管如此,由于很多人仍然未能感觉到5G的改变,因而觉得它只是个“更快的4G”而已。
但虎嗅先前就提到,苹果推出5G版本的iPhone12,代表宣告全球手机业务全面进入5G时代;据天风证券指出,5G板块中的主设备板块已经进入盈利阶段,未来这一年将会进入大规模商用阶段。从这角度看的话,年,才算是5G时代正式开始。
也许,大家仍然感受不到5G的存在,但科技界为什么仍然觉得5G非常重要?
这是因为5G、Wi-Fi6以至窄宽物联网等新一代网络技术,并不是让一般消费者更快地刷网页的工具、也不是让网红直播时更便捷的工具。5G骨子里是一个改变科技产业的架构的新技术,有人将这个改变,称为:
新IT时代。
在接着的部份,笔者会为大家分享以下内容,包括:
以5G为首的新式网络,为何如此重要?
新IT时代到底是什么?
海外的科技巨头,如何在新IT时代转型?
中国科技企业又如何迎接新IT时代?
5G为何如此重要?
尽管很多人认为5G是某些企业自吹自擂、招徕客户的宣传攻势,但在吃瓜群众领域以外,不少国家、政府以至各大跨国企业,早就把5G视为未来的重要发展战略。毕竟就连当时还是美国总统的特朗普(DonaldTrump),也曾在年公开表示:
现在,我们必须取得5G,而5G是一个很重要的事......它将改变我们的工作、学习、交流和出行的方式。它将使美国的农场更有生产力、美国的制造业更具竞争力、美国的医疗保健更完善便捷。基本上,它涵盖了几乎所有你能想到的各方面。
为什么特朗普觉得5G很重要,涵盖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科技产业近年在实现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出行等多个改变人类生活的愿景时,必须使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等全新技术;但要使用上述技术时,往往却遇上不少困难。这些困难除了来自算法的不完善,更多来其实来自数据传输能力的不足。
众所周知,人工智能十分依赖大数据,而大数据除了来自互联网之外,也需要真实世界的的信息。但我们要搭建物联网来采集真实世界的信息,却需要部署成千上万计的传感器,并要在短时间之内,把这些海量传感器信息,上传到云端处理。
可见,人工智能所必须的海量机器连接数量、以及巨大的数据量,均对网络质量有着巨大的要求;但旧式的4G或Wi-Fi网络,均无法稳定地连接海量传感器,也无法将如此海量的物联网信息,实时回传到云端(上图)。网络能力的不足,导致科技产业无法开发出更靠谱的智能技术,智慧城市的愿景更是遥遥无期。
想像一下:这就像你在玩帝国时代(AgeofEmpires)和文明(Civilization),当你想从工业时代快速升级到未来时代,但发现科技树却被卡在“网络”关键技能点之上。但以5G为首的各种新式网络技术,正正就是点亮这棵科技树的关键技能。
5G不但提供更大的带宽、更快的网速,更重要的是能让更多设备能同时连上网络,也能实现更可靠、更快速的响应。因此,我们才能采集海量的物联网数据,通过云计算来构成实际意义上的大数据,有了真实世界的大数据,才能让人工智能算法更为可靠。
接着,笔者将会以自动驾驶汽车作为例子,具体解释为什么5G是点亮科技树的关键技能。
以车联网为例
目前,特斯拉在自动驾驶汽车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但强如特斯拉,最近也不得不公开承认,自己未能实现真正的自动驾驶。毕竟,特斯拉和优步早前就数度因为机器视觉系统出现问题,无法正确地察觉路面的危险因素,导致严重的自动驾驶意外。可见目前最先进的自动驾驶技术,也远叫不上成熟。
为什么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多年,仍然无法成熟?
在长远而言,业界认为只有车联网技术(VehicletoEverything,V2X),才能实现真正自动驾驶。所谓的车联网,其实就是通过物联网技术,把马路上的汽车、行人、道路、交通灯、路灯以至路障等各种在马路上的物件,通通连接到网络之上。
车联网效果示意,中文字幕为虎嗅所加。图片来源:V2XSupportersforTransportationSafety。
只要自动驾驶汽车的机器视觉,能与车联网紧密协作,就能通过云端接收各种环境信息,掌握更多、更远、更快、但又更精准的实时路况,并作出更合理地、更精准的路径规划。试想想,即使汽车在当时视野不佳、或是遇上机器视觉的盲点;自动驾驶系统仍然能通过车联网掌握路况,提早知道机器视觉所无法知道的危险信息,并及早回避(上图)。
尽管车联网如此美好,但为什么一直无法被推广?原因有二。
首先,目前Wi-Fi或4G等无线网络的连接能力相当有限,无法稳定地连接马路上成千上万的汽车、行人、路牌、交通灯以至各种事物;其次,这些旧式无线网络的响应速度太慢,无法做到无缝的实时传输。请再想想:当自动驾驶汽车进入前方盲弯时,突然有汽车超速接近,如果网络信息不够可靠,避险指示迟了一秒才传达行车电脑里?就这一秒之差,这辆车子就可能就来不及回避,造成意外。
因此,要发展智能的车联网技术,就必须要有5G的海量的机器通信、以及超高速的响应速度,因此,5G才被国际电信联盟(ITU),视为能点亮自动驾驶科技树的其中一个关键技术。
图片来源:新通信。
换言之,有了以5G为首的新式网络技术,就能实现真正的自动驾驶汽车;有了真正的自动驾驶汽车,才能推动智能出行和智能物流的发展。同样地,有了这些新式网络技术,制造业者才通过人工智能,实现智能制造;农夫也能取得海量数据,实现智能农业。有了这些智能化的行业愿景,我们才能真正感觉到智慧城市的来临(上图),进入新IT时代。
新IT到底是什么?
换言之,所谓的新IT时代,就是从旧式的“信息技术”,转化为新式的“智能技术”的新时代。
也许大家会觉得智能技术并不希奇,毕竟我们早就被智能手机所宠惯,早就适应各种新式智能功能。但在新IT时代里,智技术所影响的并不仅仅只有智能手机,而会进一步深化至出行、工业、农业、物流、教育以至医疗等方方面面,整个社会的面貌,也随着智能化而出现巨大变化。
举例说,今天物流业的最大挑战,是随着电商兴起,订单也变得越来越碎片化,他们往往要在最短时间之内,从海量的存货里,找出小量但正确的货件;然后把最多的订单并合在一起,用最少的运输次数,正确无误送到全国多个地点。但物流公司在为着这成千上万的小批量订单分拣货件时,必须一一计算其下单时间、货件占用的空间、以及目的地路况等;其数据量之大,绝非一般人所能处理。
智能物流的自动化分拣。请注意,Amazon、京东和菜鸟已引入更先进的机器小车,分拣货物。图片来源:CCTV中文国际。
因此,Amazon、DHL、京东或菜鸟等快递公司,近年积极智能物流,目的就是要通过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在海量而零碎的小批量订单,计算出最快、最正确的分拣和送货策略,再用机械化的手段,准确无误地执行这些策略(上图)。而且,在过程中更必须不断监察流程、记录出入库数据,保证流程正确无误。
同样地,传统IT下的制造业,仅仅是为了以降低成本、增加产能,以满足红海市场里多数人的基本需求(下图左)。但在新IT下的智能制造,却已变成要如何降低产能、增加产品种类,以满足长尾市场里少数人的个性化需求(下图右)。因此,先前虎嗅曾提到,今天的制造业面对的最大挑战,是如何把零碎、小批量但多种款式的订单,以最低成本、但最有效率的排单方式生产。
然而,由于每个生产计划背后,均涉及采购海量的原料、各种产品的库存量、以至不同时的工序等,排单时只要稍有错漏,在流水式生产线下,错误会积小成多,做成严重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因此,智能制造也像智能物流一样,也十分依赖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为这些小批量、多款式的订单,计算出最高效的生产流程,并通过机器化和智能化手段,精确地行这个高度复杂的生产排单。
可见,未来的智能技术下沉至社会的各方面,我们的生活也将会被计算所包围。因此在新IT时代,整个科技产业的架构也将会出现重大的变化,并导致科技产业的重新洗牌。
也许你仍然觉得这个说法太过跨张,但大家可能还记得在年之前,我们的生活仍然离不开PC;我们的手机仍然只是用来打电话的设备。
但在年后,我们却不再怎样使用PC,反而把本来仅仅用来打电话的手机,当成是PC来用--这个就是乔布斯所指的“后PC时代”了。
小小一台iPhone,再搭配3G网络技术,已经把整个科技产业翻天覆地;现在我们面对的是性能更强的5G、以及全方位深入生活各方面的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我们真的还能以为,5G只是个噱头吗?
全新的IT架构
新IT时代又会如何重塑IT产业?
由于人工智能极度依赖大数据,所以我们需要万物联网来采大数据,因此,我们身边的任何事物,也将成为人工智能“计算”过程里的一部份。与此同时,由于人工智能需要处理大量数据,一般电脑或手机根本又应付不了,所以我们又必把“计算”的核心部份转移到云端,我们手上的手机或电脑,仅仅作为云计算的出、入口而已。
换言之,新IT架构,将是一个由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所组成的全新计算架构。
Verizon使用5G的智能制造案例。图片来源:Verizon。
举例说,当我们以为工厂就是一帮低技术的廉价劳工,每天地在生产线上螺丝钉。但实际上,像上图由美国Verizon支持的智能工厂,就在生产线里设置大量的相机传感器,实时将零部件的影像上传云端转;云端服务器会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自动区分影像里的零部件质量是否合格,借此提高生产线的良率。可见在新IT架构下,工厂的每一个小小的零件,也变成“计算”的其中一部分。
日本电信(NTT)的智能畜牧业宣传片,图片来源:NTTテクノクロス。
更有甚者,当我们以为农业就只是“翻翻泥”、畜牧业就只是“拾牛粪”,与计算八辈子也拉不上什么关系。但从上图见到,在新IT架构下的智能畜牧业,每一头牛身上也通过传感器,记录牛只的状态和行为数据;然后这些数据也会传到云端变成大数据,再通过人工智能算法,为农场主制定各种策略。换言之,智能畜牧业里的牛只,本身也成为了计算的一部分。
从上述案例可见,不单工厂里的零件、农场里的牛只、甚至是在电脑面前看着这篇文章的你,也将会被新IT架构转化为大数据,并成为人工智能“计算”的其中一部分。但尽管如此,零件、牛只和你,也不是真正的计算机,真正发挥计算机角色的,却仅仅只有云端而已。因此,《21世纪商业评论》发行人吴伯凡就如是说:
在过去,计算机是非常重要的。而在今天,真正重要的是计算,而且它是无所不在。
由于新IT架构的变化如此巨大,它将会完全颠覆国家、城市以至企业的架构。也因为如此,任何国家和企业要进入新IT时代,绝不可能一蹴而至,必须需要经过复杂而浩大的流程,才使不少人无法感觉到5G时代来临,并误以为“5G仅仅就只是快一点的4G“而已。
但无论再困难也好,政府和企业仍然不得不为新IT做好准备。
毕竟,就连全球最大的谘询公司accenture,已认定新IT“不再是一个选项,而是必做之事”(RotatingtoNewIT:nolongeranoption—itsamust),也由于如此,不少的传统IT业巨头,早就开始从传统IT架构转型至新IT架构,并借着全球需要重塑IT架构的机会,找出全新的商机。
美国科技巨头的经验
微软(Microsoft)、英特尔(Intel)、英伟达(Nvidia)这三家公司,向来都是传统IT产业的龙头企业。多年来,微软通过Windows作业系统在PC产业上的垄断地位,成为当时全球最赚钱的公司,英特尔也借着在PC处理器上的领导地位躺着收钱,而英伟达的显卡,也是不少PC游戏玩家和多媒体用户必须的设备。
没想到,由iPhone带来的移动设备革命,却永久地改变了这三家公司的命运。
最初,由于微软过于轻视智能手机市场,以为借助PC的领导地位,就能轻松击败对手;没想到就算花大钱买了诺基亚回来,仍然无法让WindowsPhone获得用户青睐。而英特尔和英伟达也以为重复PC的老套路,以强劲性能作为卖点,但由于无法满足智能手机在续航力上的要求,也无法在移动设备的市场站稳阵脚。
这三家传统的IT公司无法转型为移动设备公司,使他们错过了价值万亿美元的巨大市场,更重要的是,他们很可能会被“后PC时代”所吞没。这个昂贵的教训,逼使他们在年痛定思痛,提早针对新的网络世界布局、针对新IT时代,及早转型。
基于5G物联网技术的微软餐饮业云计算平台。图片来源:微软香港。
曾是传统IT产业王者的微软,在年决定贱价甩掉手机业务,开始全面转型。没想到曾被大众看衰的他们,却成功在5年后华丽转身:年,微软智能云业务收入已超越Windows,更有分析预测,云计算平台Azure的业务,在年将会取代Office,成为微软的最大收入来源。可见微软能成功转型,成为全球第三家突破万亿美元市值的科技巨头,与新IT转型有着莫大关系。
同样地,英特尔也在放弃手机芯片业务,改往新IT架构布局。他们开始大量投资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生态,更收购包括Mobileye、HabanaLabs在内的几家著名的人工智能公司。结果在年,尽管英特尔的PC处理器业务面临严竣挑战,但英特尔早就成功转型,成为数据中心市场的绝对王者,并在5G网络基建市场取得40%的巨大份额。
英伟达推出针对5G架构而推出的人工智能加速器。图片来源:Nvidia。
而英伟达后来也借着自己在图像处理器(GPU)的优势,加速在人工智能计算平台上的布局。到了今天,他们不再是15年前靠卖显卡赚钱的英伟达,而是全球最具价值的人工智能芯片巨头。他们的芯片不但经常出现在超级电脑、自动驾驶汽车上,也经常用于不少数据中心和5G边缘服务器之上(上图);Forbes更表示,英伟达业已转型为一家数据中心公司,并进一步积极挑战英特尔的地位。
也许在一般人眼中,微软仍然是那个Windows、英特尔仍然是在电脑里的处理器芯片、英伟达仍然是游戏玩家的玩意。但这几个本来属于传统IT范畴的科技产业巨头,在5G大潮来临之前,早已摇身一变,成为新IT产业的弄潮儿。如果说以5G带动的新IT时代真的不重要,那这几家科技企业又为什么要转型?他们又凭什么华丽转身?
转型中的中国企业
那中国的情况又如何?毕竟中国把5G作核心的新基建项目,使5G概念大热,不少传统IT公司也看到个中的机会所在,一直往新IT方向努力转型。
在中国,首批转型新IT的科技企业,是传统的服务器方案供应商。早在年,新华三就已提出新IT概念,推动“三大一云”战略,致力于通过大数据、大互联、大安全,将企业的服务器“云化”。至新华三推动新IT开始,促使华为、浪潮等服务器供应商,一起推动企业私有云的智能化。
不久,中国新IT产业的发展再次转变,但这次的转变主角,却换成传统互联网企业。
多年来,阿里巴巴被很多人视作为电商巨头,就连维基百科的资料,也把阿里视作为单纯的电子商务线上交易平台而已。但先知先觉的马云,在年就提出了“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新资源”的“五新”战略,被坊间视为通过强大的数据能力,将云计算平台的服务能力,向制造、物流、金融等各个领域渗透。
图片来源:Gartnervia虎嗅。
当大家还以为阿里就只有淘宝和支付宝之时,他们却在近年成立阿里达摩院,也推出人工智能芯片含光,深化人工智能的研究;也推出了菜鸟智能物流、以及智能工厂服务犀牛智造。更重要的是,虎嗅早前就曾报道,现在“阿里云”平台已经成为全球第三的云计算平台(上图),其市占率比Google还要高,仅落后于微软Azure和阿马逊AWS平台。
随着阿里巴巴的成功,吸引了腾讯、百度等互联网企业也纷纷加入云计算战场,使中国新IT架构向前迈进一步。接下来准备加入新IT阵营的,就轮到传统的硬件产业了。
同样是中国传统IT阵营的企业,联想在很多人心里,仅仅是是PC市场的领导者,但往往忽略了他们也是新IT概念的先行者。早在年,联想CEO杨元庆曾公开表示,“AI是信息产业的未来,联想已经赌上身家性命去押注AI”。但不同的是,传统互联网产业出身的阿里云,采用的是仍然是传统的云计算平台路线,而硬件产业出身的联想,在新IT上更着重于软硬件结合的全盘方案。
在联想生产线里使用的5G信号发射器。图片来源:虎嗅。
毕竟作为硬件产业的联想,更清楚在新IT架构下,海量的物联网数据会为云端带来巨大负荷,容易造成过长的时延,偏偏自动驾驶等新式智能,又需要低时延的处理。因此,新IT产业在部署时,不可能单靠传统“云-管-端”的云计算来操作,必须同时部署边缘计算。联想目前的计划,是新IT架构的幅盖范围,下深至“端(终端)、边(边缘)、云(云端)、网(网络)、智(智能)”等各方面。
可见,随着各家中国科技产业向新IT转型,而新IT架构也日渐下沉到各个方面,估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科技产业很快也会迎来新一波的洗牌。
看不见的革命
3G和智能手机,为我们的社会带来重大的变革吗?估计应该没有人会反对吧。
今天,大家都在赞美乔布斯开创了移动设备的新时代,但试想想年还是微软CEO的SteveBallmer,当时就曾语带酸气地评价iPhone:
iPhone没有可能在市场上取得什么份额,一点也不可能。
今天,大家都在赞美马斯克开创了新能源汽车的新时代,但又试想想在年,捷豹路虎CEORalfSpeth也是语带酸气地评价特斯拉:
电动车电池太贵,也只能在市区内驾驶。所以我需要单单为了富有人士造电动车?
5G真的很重要吗?对很多人来说可能真的不太重要。
但我们再回想一下智能手机和电动车带来的变革,大家还真的能淡定地认为:5G真的只是个噱头吗?
春风吹入户,润物细无声。无疑,以5G为首的新网络技术,目前仍未能为一般用户带来太大的改变。但我们可以从微软、英特尔、英伟达、联想、华为、阿里巴巴等科技企业的转型里,就可以见到5G已经对整个科技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尽管这些改变,并不是一般人所能察觉得到,也不会这么快能察觉到。
随着5G在年逐渐商用化,推动着物联网、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这些新IT先驱也会比别人更早获得新IT时代的红利。而那些无法追上新IT架构步伐的企业,很可能就会像诺基亚或摩托罗拉一样,被时代所淹没。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
hux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