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星,常看新汽车志只需两步
快把新汽车志设为星标,让小志带你用汽车视角勾搭一切~
如今的社会经济压力是越来越大,笔者作为一个童年生活在90年代的人,20多年以来物价是一直飞涨,从前元可以生活1个月,现在0元也撑不了1个月,房价、菜价、物价几乎没有涨的。唯独车价除外,笔者还记得当时一辆本田思域要足足20多万,而如今思域最低售价11.5万,价格相差可以说是非常大了。笔者今天就来和大家谈谈这个话题,为什么20多年汽车从不涨价,反而一直在降?
上面是一张20年前的汽车价格表,虽然其中有不少车都已经不存在,但我们仍然可以找到一些同品牌同等级的车做比较。例如,2.6L马自达就是当年的阿特兹,它在20多年前的售价高达35.5万,而如今阿特兹最贵不过24万不到,实际上如今马自达在中国根本没有超过35万的车型。当然,其中包括了国产后的成本下滑。那我们在看看始终保持进口的车型,斯巴鲁力狮当年的售价也要26.5万,而如今的力狮只要20.48万,尽管差价不及阿特兹和,但6万多的差价也很大了,而且这还不算通货膨胀。笔者认为造成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无非以下几点:
市场的竞争越来越大,中国汽车工业实力增长
遥想在年左右,大家想买一辆国产的豪华中型车只有奥迪A4和宝马3系选择,而如今我们有阿尔法·罗密欧、捷豹、讴歌、英菲尼迪、凯迪拉克等等众多车型,也许这些二线豪华品牌在产品力上不及BBA,但正是他们的存在导致了BBA的大幅优惠。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经济原理,豪华中型车在如今没有那么稀缺了,价格自然也就下降了。
除了众多合资品牌有功劳外,我们的自主品牌也有很大功劳。在中国的汽车市场哪个级别竞争的最激烈,那自然是15万级SUV啊!如果不是哈弗、长安这些自主一线品牌在这个级别拼个你死我活,威胁到了合资的紧凑型SUV,很有可能老途观到现在为止还会不换代,不优惠继续卖。只有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价格才能不断的下降。
生产效率提高,成本不断下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升级,如今汽车工厂的生产效率是从前不能比的,效率一旦高了,成本自然就低了。当年为什么福特T型车会比较便宜,就是因为别人都说手工打造,而他是流水线生产,效率高很多。
除了效率外,有些模块化平台的应用也是降低成本的利器。比如说大众几乎所有的30万以下的车都是MQB平台的生产,很多零部件都共用的,生产线部分也可以共用,成本降低就非常厉害了。如今模块化平台不止大众一家了,几乎所有的品牌都在使用普及。
在降低成本当中,越来越多中国供应商也有一定得功劳。要知道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不管是自主品牌的零部件、还是合资品牌的零部件,甚至阿斯顿马丁这样的豪华的零部件,都是来自中国供应商生产的,零部件供应商的竞争激烈也一定降低了成本。
车型定位的改变,也是造成了差价大的原因
其实这一点很好明白,以曾经的捷达来说,是标准的主流A级车。而如今捷达只不过是套用老平台老技术的廉价车型,即便尺寸上还是A级车,但是以产品力来说,终端5万多元的起售价是非常正常的事。想想看90年代能开捷达的车主,和如今开捷达的车主根本不是一个阶层。
总结
当然,影响汽车价格的因素还有非常多,税收、材料价格、技术引进等等,都间接导致了汽车价格的下降。但追根到底还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起来,可以这么说,30万以下的级别中,自主品牌已经逐渐站稳了脚跟,所以在这个级别也是降价降得最厉害的。反观比较高端的车型,例如宝马7系这样的,96年要卖到94万,如今仍然要卖到多万,只有哪天自主品牌也做到这个技术高度了,价格才有可能下来。
新汽车志-编辑
与我们一对一交流
新汽车志
以汽车视角勾搭一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