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贫困山区发展的最大短板也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跨地区边界地带尤为突出
今年,宜昌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主动担当作为、创新工作方法,联合恩施州建立“贫困地区跨界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破解两地跨界地区安全饮水难题。
长阳渔峡口镇板凳坳村
“一脚”踏长阳、五峰、巴东三县
是典型的跨界地区贫困村
特殊地形造成的吃水难题
困扰了几代村民
长阳渔峡口镇板凳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覃鹏
板凳坳的地形,就是两面一个坡,中间一个岭,中间所有的土质就是沙土,不保水。
因为地处偏远常年缺水村民只能从堰塘取水或收集雨水吃水难让这个边界地带小山村一度深陷于贫困之中如何让村民吃上干净安全的水?水源是大问题驻村干部带着村民一道踏上了漫漫找水路最终在邻近的恩施州巴东县国有林场找到了优质水源水找到了,问题却来了长阳渔峡口镇党委副书记副镇长陈江新
水是流通的,但是被行政区划这堵无形的“墙”给割断了,造成了我们的安全饮水缺乏水源,或者我们找到了水源,但是涉及到周边县市的一些农户的协调,我们本地的党委政府就存在一些困难。
受制于行政区划这道无形的“墙”宜昌7个村和恩施5个村同样因为地处交界面临着常年缺水邻近县有水引不来的难题怎么办?
今年9月
宜昌在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活动中
主动担当作为
对“贫困地区跨界基础设施
补短板项目建设联席会议”
做出安排部署
联合恩施州共同向脱贫攻坚
最难啃的“硬骨头”开刀
随后
宜昌水利部门积极与恩施对接
制定了跨境取水方案
抢抓施工周期
截至目前
投入资金.8万元
铺设管道铺2.5万米
今年年底前
板凳坳等7个边远村的近名群众
就能全部用上放心水
长阳水利和湖泊局副局长肖发新
通过近25公里的管道引水,现在已经引到水池里来了,春节前,配水管网可以全部完工,可以使板凳坳村的村民全部吃上干净的自来水。
通过联席会议制度
不仅宜昌从巴东引水的7个村
安全饮水得到解决
同时也提供水源、修建水池、
铺设供水管道
为恩施5个边远村群众送去清泉
宜昌市水利和湖泊局副局长张代贵
真正使我们山区有限的水资源互补,让水流动起来,惠及更多贫困村的老百姓。后续我们还将探索实行公司化运营,让老百姓安全饮水更长远,更有保障。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