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12款km长续航电动车,和小

北京手足癣医院在哪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8598844.html

标杆续航:km

这样说吧:聊纯电动车不提续航的都是耍流氓。

眼看这都快年中了,目前在国内在售的大约多个纯电动车系里,仅有12款的续航超过km,而且还是北京车展助攻了一下才有了可怜的两位数。

并非厂家不想增加续航,而是电池的高昂成本就摆在那里,大约元才能换来1kWh电量,能量密度超过kWh/kg的电池价格更贵。问题是,如今主流的电池能量密度离kWh/kg还有很远,使劲往车上堆电池的话,大量电能就用来运电池了……

说了一大圈,只想阐述一个论题——以年的行业技术进度,km续航已是标杆,12款在售的长续航车型如下(本文以北京补贴为标准):

腾势

km补贴后29.88-32.88万

腾势就是电池技术进步的风向标之一,从腾势、腾势到腾势,如今已有km的综合续航里程,成绩相比前作提升了近km。理想状态下的60km/h等速巡航作业,还能让腾势的续航里程提升至km。

腾势的电池包容量由62kWh提升到70kWh,电机换装为效率更高的款式。续航的优化是系统性的,更高能量密度的电池、更大容量的电池组、更高效率的驱动电机,共同促成了更低的百公里耗电量(15.9kWh/km)。

相比宝马与华晨合资的之诺,腾势的日子也还算坚持得下去。戴姆勒和比亚迪也有足够耐心,增资10个亿继续做技术迭代,下的这盘棋比沙县的还大(此梗请百度)。

笔者前一阵子到西藏试驾过一趟腾势,驾驶质感和制造工艺令人印象深刻,能与其对决的只有之诺出品,问题是之诺已被纯电虐惨(之诺1E直接关张了),如今已转战插电式混动领域。驾乘腾势超过km之后,笔者的感想是:戴姆勒把领先同行的底盘造诣给到了,比亚迪把领先同行的电池技术也给到了。

除了缓振能力可圈可点的悬架与减振筒,腾势还可以用新能源车的必备神器,高扁平率的轮胎,在第一波缓冲流程中做到最佳。当然,腾势家族从来不主打运动范,舒适才是重中之重。NVH一如既往的好,风噪、胎噪、电机高频噪声等等来自外界的杂音很难入侵这套隔音工程。

威马EX5/

-km补贴后12.48-21.63万

新能源造车新势力有很多“刷下限”的例子,有人刷美学下限,有人刷投融资下限,都不太成熟。

最近终于来了个刷价格下限的,km长续航版本直接12.48万起跳(补贴后),km超长续航版本14.98万起跳(补贴后),这无疑给纯电动车市场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威马EX5售价公布的时候现场一致发出了惊呼。的确,这个价格对于目前急需一台走量式的车型来打开局面,起码威马EX5在售价上具备了这样的潜质。

威马EX5所有上市车型,除了续航里程不同外,搭载的都是同一台电动机,最大功率kW(PS),峰值扭矩N·m。从动力参数上来说,是一台更偏向于家用的车型,并没有过于追求性能表现。

自打特斯拉把纯电动汽车带入大众视野,似乎纯电动车就带着高性能、高科技、大玩具的属性,大家津津乐道的是ModlS那3.X秒的百公里加速,热烈讨论的是ModlX拉风炫酷的鸥翼式车门,百万人民币的售价也让这些车成为了新贵和富人们的玩具,和普通人之间隔着阶级的鸿沟。

与特斯拉的炫酷高冷想对的,则是那些在国内销量巨大的低端纯电代步车,只有两个座位,纯电动续航仅公里出头,最高时速都到不了km/h,更遑论行驶质感或是舒适性了。

可见,威马在产品定位之初选择了10-20万元这个区间既是聪明的又是及时的,大量的家用车买家预算都是在这个区间内。最大的疑问应该来自产能。与腾势/之诺这类型拥有产能稳定的先进生产线的品牌相比,新生的威马能在年内完成生产爬坡就很不错了。

奇瑞瑞虎3x

km补贴后9.38-10.68万

10万元内买km+长续航车,还是一款SUV,目前仅奇瑞一家。先要说明的是,“瑞虎3x”的原型车“瑞虎3X”是一款5万起跳的小型SUV,天生具有自动挡技能的瑞虎3x(续航km)从9.38万起跳,不需缴纳购置税,落地的话,比相近配置的瑞虎3X1.5L自动时尚版多花不到2万元。

如果你在上海受着限行的煎熬,只想买一台买菜车过过小日子,那么还真没必要去上海的“9万元铁牌”较劲了。如果你是一位荣幸的帝都群众,手里有个新能源号(年5.4万个号已在2月底全部放出),10万以内买电动SUV,除了这台奇瑞,就是云度π1和北汽新能源EX。如果你现在去申请帝都新能源号,年能开上车算你赢;如果现在去摇北京号,万分之五概率。

回到车子本身。相比1.2吨级别的瑞虎3X,吞下整整49kW·h三元锂电池组的瑞虎3x已经迈入1.5吨。新车搭载一台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90kW(PS),峰值扭矩N·m,极速km/h。新车支持直流快充和交流慢充两种充电方式,其中慢充充满需6-8小时,而快充可在半小时内完成0-80%。

瑞虎3x车型拥有三款车型配置可选,核心配置包括车身稳定系统、胎压监测、倒车雷达+影像、定速巡航、遥控开窗/开尾门、皮+织物双拼座椅、后排4/6比例分割放倒、真皮多功能方向盘、充气泵+补胎液、8英寸中控屏、手机互联、远程空调控制、LED日行灯、16英寸铝合金轮圈等。

高配车型还增加了自动大灯、天窗、一键启动、皮质座椅,以及4GWi-Fi热点、导航和语音控制系统。

比亚迪秦EV

km补贴后14.99-16.99万

笔者是年底第一批参与试驾比亚迪“秦”的媒体,对秦的底盘功底一直持怀疑态度。当时的秦只有DM混动版本,直至年才将秦EV拿到4S展厅。秦EV电动版的输出并未突破车架底盘极限,因此在媒体圈内的反响也是可观的。

今年,比亚迪大规模推出长续航车型,包括秦EV、5和宋EV,其中前两者的综合续航里程都达到了km。

续航的增长,均因三款产品升级了三电模块,其中最为主要的电池包全部变身三元锂电池,电池包能量密度提升至.97Wh/kg,最大充电功率由40kW提升至60kW,减少用户等待时间。

此外,新车应用了比亚迪最新的电池智能温控管理系统,通过水冷体系控制电池升温及冷却,使电池始终在合适温度下工作,提升电池寿命,提高车辆地域适应性。

新车的其余亮点还在于搭载了最新的智能网联系统,新增云服务,进一步满足用户互联网时代用车需求。

秦的口碑一直都在,不过作为一款紧凑型自主车,终端售价去到15万起跳,似乎有点过于自信了。

可能由于秦EV的价格坚挺,最新出品的江淮iEVA50(豪华型km)居然也定到了14.45万起(补贴后),真不知一年能卖掉多少台。

不过,秦EV最大的对手并不是江淮,而是它的后辈——新一代秦,帅了两个级别的新一代秦。

比亚迪6

km补贴后27.9-33.9万

6是比亚迪新能源家族的老臣子了,现售款6车型在年7月上市,而第一批车型要追溯到遥远的年。

借助深圳出租车行业对比亚迪新能源的支持,6迅速走遍了深圳市的大街小巷,甚至成功入驻对岸的香港出租车行业。

因为搭载了比亚迪最为王牌的磷酸铁锂电池,6的电池耐用性极佳,深圳首批辆6出租车的总运营里程超过3.9亿公里,单车最高运营里程达到86万公里!颤抖吧,捷达王!

只是,6的香港之路走得并不顺利。

引用一位香港比亚迪6出租车司机的经验:他花了24万元买了一辆比亚迪电动出租车,每天跑12个小时就要花2个半小时去充电,一天就比其他燃油的出租车少赚块(仅块)。

加上找充电站困难,轮胎磨损比起普通车更快,维修成本高,于是决定退出电动出租车,改为了私家车。

你问笔者,这车值得买作私家车吗?

不,花将近三十万买一款生产了8年的落伍电动车,除了容量高达82kWh的电池组能值回一部分票价之外,笔者想不到任何支持购买的理由。

比亚迪6的外观的确丑,但MPV车体真的非常适合做出租车,而且新能源营运车主们都喜欢铁电池(三元锂怎扛得住这种高强度使用)。

截至年2月29日,比亚迪电动车的足迹已涉及6大洲、43个国家和地区,在超过个城市中为市民提供通勤服务。

比亚迪5

km补贴后售12.99-13.99万

款比亚迪5今年三月上市,两款车型的补贴后售价分别为12.99万元和13.99万元。

作个简单对比,“比亚迪5”的原型车“比亚迪速锐”,自动挡7.79万起跳,终端优惠将近1万,落地之后不到7.5万元,而5的落地价去到13万,相差的5.5万付给了电驱动模块。

如果5按照每百公里耗电量18kWh来计算(空调/暖气不能经常开的平均值),充电费用平均1.7元/1kWh(还没算悲剧的停车费),每公里电费0.3元。

汽油版速锐的平均油耗7.5L/km,92号汽油算7元那么高,每公里0.52元。贫僧掐指一算,5的5.5万元购车差价要用25万公里行驶里程才能换得。

如果你是汽车的高强度用户,又不巧是北上广深都市精英,正在受着限行之苦,车子打算用个25万公里才换(读者:逗我玩儿是吧),或许这台年8月就已设计成型的速锐纯电动版能帮到你。

款比亚迪5的动力系统与秦EV保持一致,换装能量密度为.97Wh/kg的三元锂电池,最大充电功率提升至60kW,综合续航里程km,等速续航km。

北汽新能源EU5R/R

-km补贴后12.99-16.19万

年的新能源车产销榜单的确很让北汽人惊喜,北汽以10.3万销量从第五位直接攀升到第二位,仅次于比亚迪的10.9万辆,可谓大功一件。

年全球销量第一个新能源车,北汽EC,以7.8万辆的年度总销量“虐杀”排位第二的百万豪车ModlS(5.47万辆)。

有了海量销量带来的现金流,北汽新能源当然就有实力推出更高性能指标的作品了,比如在北京车展上市的这台北汽新能源EU5。

EU5的内饰很有奔驰风(集团内部通融一下),中控大屏为悬浮式设计,搭载基于百度DurOS对话式人工智能操作系统,可达到更智能更人性化的语音交互操作,实现车辆控制和车况查询。

EU5内置升级版i-Link2.0车联网系统,实现移动终端与汽车互联,增加智能语音导航、车载wifi、安全出行、snd2car与支付、座舱娱乐与信息、商旅管家等功能。

关键的动力信息:纯电动驱动,电动机最大功率为kW(PS),最高车速为km/h,续航里程-km,达到年的行业中上标准。

配合价格、续航、配置、大小来看,北汽EU5与威马EX5长续航版相差不多。

北汽EU5的渊源是全新绅宝D50,而绅宝D50的族谱要从第二代萨博9-3开始写。

其实早在巴黎车展,萨博就已发布了旗下首款纯电动车“Saab9-3Powr”,续航km,极速km/h,在8年前算是非常不错的成绩。

可惜,没能新能源势头爆发,萨博就在天煞孤星通用集团的经营下光荣倒闭了(通用至今经营倒闭汽车品牌超过36个),9-3Powr直接成为泡影。

如今的北汽EU5,算是以长续航再续萨博未竟之业。

江淮iEVA50豪华智享型

km补贴后14.45万

江淮在新能源方面有技术积累、市场推广、合资合作方面的先发优势。年,江淮新能源车型卖出辆新车,相比年增长53.83%。

这一年,江淮新能源汽车版块收入52亿元,其中新能源补贴超21亿元,补贴占营收额的比例高达41%。

江淮目前与两家车企有着深度合作。

第一家是造车新势力里最红火的蔚来,后者的估值已达亿美元(比亚迪耕耘了多少年,估值才亿美元,可见蔚来的水分……);

第二家是欧洲汽车工业巨头大众,目前已打造出全新合资品牌“思皓SOL”,首款车SOLE20X是江淮iEV7S直接改成的……

铺垫了这么多,只想说,如今的江淮,乘着新能源的东风,已不是当年那个生锈江淮了。回到车子本体上面来。

江淮iEVA50推出了三款车型,最低配的豪华型搭载46.5kWh磷酸铁锂电池包(续航km),中配的智享型搭载47kWh三元锂电池包(续航km),高配的豪华智享型搭载60kWh三元锂电池包(续航km,本节主角)。

iEVA50豪华智享型创造了江淮新能源的续航新纪录,不过百公里耗电15kWh对于一款紧凑型三厢轿车而言,只能算是中等水平。

新技术倒是有的,新车的电池组采用液冷技术,将工作温度控制在10~35℃,有效抑制热辐射和二次短路,加强电池组的寿命。

吉利帝豪EV

km补贴后12.58-15.58万

如果你的城市也有曹操专车,对帝豪EV系列一定不会陌生。但若你也认为“开清洁的电动车”是一件没有心理负担的事情,恐怕就不能理解EV车主们何等焦虑。

好在,吉利集团为新能源事业投入的亿人民币如今有了新的技术成果,帝豪EV。

帝豪EV可以毫不客气地自我介绍:它是万辆吉利帝豪家族中,性能最强的一员——即便是现售帝豪PHEV,也无法做到帝豪EV的9.3秒0-km/h加速成绩,而后者还能在4.1秒之内完成0-50km/h。

  

帝豪EV的车体依然传承自9年就已诞生的帝豪家族,廉颇老矣却尚可摄入大量高能量食品,比如能量密度高达Wh/kg的新型电池包,共计提供52kWh能量。

电池供应商是业界大拿“宁德时代”,由单体Ah的电芯串联成组,电池包总重kg,装车之后车重居然降低了4kg,进一步促成快加速与长续航。

为了让电池更加适应周遭环境,帝豪EV配备了电池恒温系统。正因如此,帝豪EV的电池包能在-30℃至55℃的环境中正常工作,无论你是三亚用户还是漠河用户,电池的充放性能依然有保障。

目前,吉利的三电技术储备已经较为丰富:电池与电机完全可以自主开发,或与供应商联合开发;电控系统完全可以自主开发。

捷豹I-Pac

km68.8-76.8万(无补贴)

温馨提示,本文以下三款进口车型没有补贴:捷豹I-Pac、特斯拉ModlS、特斯拉ModlX。

自从下一代XJ已从XJR的阿兹台克热血战士品性,直接转为无声出行的人畜无害小奶猫画风,捷豹品牌电动化进程已不再是“评论区字数总额比编辑撰文字数还多”的热点话题。

好在,大英帝国即使日薄西山,工业产品的设计与研发能力还算不辱维多利亚时代先贤的美名,我们才得以在I-Pac之上窥见美学与力学的绝妙融汇。

很多人质疑,像美洲豹这种身形构造的猫科动物,从来不是长跑竞赛的好手,然而吞下了整整90kWh电池包的I-Pac,足以改变你的固有看法。

按照全球统一轻型车排放测试规程(WLTP)测试,I-Pac能给出km的纯电续航里程(进口中国版本为km);

即使在最严苛的美国EPA工况测试之下,续航也能达到km——足够跑路的英军从阿登森林南边的色当一路逃到敦刻尔克。

促成这一续航成绩,得感谢专为I-Pac打造的全新全铝车身,以及仅有kg重的81kWh电池包。

电池包被安置在前后轴之间的底盘下方,不仅可以提供超低重心与完美的50:50配重,还能在碰撞时尽可能不让电池包变形短路(电池包的外框还可进一步保持乘员舱的强度)。

将近70万的售价,代价不菲,好处是你能获得的不再只是一头只管吃喝拉撒的中型猫科动物,起码它不“喝”也不“拉撒”了。

通过一条高压电缆,捷豹I-Pac就能使用kW直流桩位进行快速充电,45分钟内重获80%能量,只有15分钟的话也能获得km续航增益;若是选择7kW交流充电盒,充至80%则需要10小时,但也比迪拜酋长家的美洲豹少睡1小时。

特斯拉ModlS

-km76.68-.49万(无补贴)

ModlS是整个纯电动汽车圈的启蒙之作,再往上一款就要追溯到百年前的美国汽车行业了,即使在福特流水线模式诞生之后,纯电动车还顽强地活到了二战前……

回到特斯拉ModlS之上。如今国内现售的ModlS只有三个版本可选,搭载kW(PS)电机的有两款,包括5.4秒破百的ModlS75D和4.4秒破百的ModlSD,另有kW(PS)上身的ModlSPD,仅需2.7秒即可破百,连GT-R都对此表示震惊。

此前,特斯拉一直大力生产ModlS,毕竟卖一台ModlS的利润,远胜于3.5万美元起售的Modl3。

从特斯拉第四季度产量表可见,ModlS共15辆,ModlX共辆,Modl3才1辆(整整三个月!)。

只是,特斯拉不能一直地让Modl3产能拖延下去了(之前一直产更贵的长续航Modl3并强制增配,可够黑的)。

目前已有超过6.3万人取消了订单,特斯拉的公司总账本据称已累计亏损50亿美元之巨,消费者信心大跌,交了定金的宛如玩起了众筹。

因此,特斯拉现已下定决心产能爬坡,在年4月的时候,Modl3的产能达到0辆/周,离0辆/周还有挺长一段距离。

至于原有的现金牛ModlS,特斯拉已有足够的货源和产能应付,特斯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baozx.com/jbbj/66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