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一枝独秀的宁德时代

特斯拉为什么选中宁德时代?事件:特斯拉、宁德分别宣布,宁德将作为特斯拉电池供应商,具体消息将在今年4月公布,根据券商和多个产业公司的电话沟通反馈,大概有以下几个信息:1.本次供应的是方形电池,而不是圆柱电池,宁德在方形电池技术更加成熟,规模也更大,具备极强的降本能力,这也是特斯拉首次尝试方形电池,意义重大;2.虽然官方宣布的供货时间为年7月1日~月6月31日,但是据反馈,双方已经接触、认证、试验很长时间,第一批供货预计在年4月,4月~7月会是一个爬坡的过程,7月之后,开始正式批量供应;3.宁德将获得特斯拉非常大的份额,虽然双方尚未公布具体份额细节,但是据了解,宁德将拿到一个非常大的份额,预估在30%以上,份额大超预期;4.成本能力非常突出,相比于LG、松下,宁德的降本能力非常突出,是促进双方合作的主要推动因素之一,也是吸引特斯拉尝试方形电池的主要驱动力;结论:在宁德获得宝马大份额后,本次宁德再次获得特斯拉的重量级份额,有力的证明了宁德全球的竞争力,也进一步证明了国内完整的产业链带来的成本、技术的全球竞争力,对国内的整个产业链都是强大的推动力,具备时代的意义。推荐:宁德时代、璞泰来、恩捷股份、先导智能等最新调研摘要中国Model3:1)产能,一期年产能15万辆投产,工厂规划50万辆。冲压机转速可以技改调快,产能可提升至20万辆。20Q1-2对Model3有个电池的电量升级,价格相应往上提。2)Model3价格,29.9万目前内部认为还有下降空间,今年可能可以降2-3万,极限可能能到25万。特斯拉降价完全取决于市场需求,20Q1需求来看目前不需要降价。目前毛利率很高,19Q4上海仍亏损,但毛利率跟加州已经持平。3)销量,内部目标在8-12万辆,疫情影响可能到8-10万辆,实际历史内部目标都很保守,预计到12-16万辆问题不大。ModelY:1)制造三个变化:底盘一体式铸造,分线生产,可以提升效率降低成;细小的螺丝和柔性线等都改造为使用机器人生产,总装环节加大自动化,大幅减少人工;投产不断提前,预计20年3月交付。2)SUV市场,中国SUV占比40%,欧洲30%,美国是50%,对ModelY的市场接受度非常有信心。3)和宝马X3构成竞争,内部销量预期不会输给model3。4)前期对外说跟Model3共用很多部件,显得跟3的差异度小,是为了促进3的销售,实际由很多核心变化。内部认为不会冲击model3销量,当年modelX要出来,事实上modelS反而增长,因为加大了市场品牌认可。ModelX/S:1)新一代变化,动力总成换三电机动力,电池切换,内饰统一为中控大屏,主要是为了压制保时捷Tycan。2)换代时间,ModelX的换代在今年6月份,ModelS在Q3-4。国产化:年底%不一定是绝对实现的,但是长三角较加州拥有很大供应链优势,足够给特斯拉提供%的供应。如果降价,Musk会部分转移给供应商,musk对供应商的议价很严格。电池供应:1)宁德时代究竟是方形还是圆柱,要到今年4月份电池日披露。model3很难去适配方形,modelY还可以,空间利用率可能低一些,但是宁德时代CTP可以弥补能量密度。另外方形电池需要特斯拉对BMS有较大调整。2)LG的产能跟特斯拉上海匹配进度。LG目前还没有pack车间,LG出电芯,然后特斯拉手工做pack。松下是pack完运过来。LG之前有圆柱经验,给特斯拉roadster供过圆柱,也给大巴车做过圆柱。海外销量:1)美国,19Q4销量同比下滑主要因为美国补贴下滑且18年基数较高,且欧洲市场订单充分需要冲击销量。但是Q4仍占美国纯电车型75-80%销量。2)欧洲,欧洲环保理念很强,Model3的受欢迎度高于中国。19年荷兰补贴将到期所以量很大,德国20年补贴加大且mdoel3进入政府官方用车。柏林工厂进度较慢21年才投产。3)特斯拉和蔚来的复购率都是很高的,是对特斯拉产品和品牌本身消费力的认可。直营模式:直营没有4S店作为缓冲,销量有波动就会对业绩产生很大波动。但是直营模式是特斯拉的核心竞争力,它不会放弃这个,销量到万辆的时候也不会改变。库存:19Q4库存是11天,同行一般都是在60-70天。充电桩:开始收费,这是必然的趋势。特斯拉长期都是扮演领头羊的角色,要让消费者意识到这东西不可能一直免费。很难对特斯拉的销量产生影响,但是会让特斯拉的财务状况好转。智能驾驶:1)软件开发领跑,大众的优势在于规模大可以量大压价,但是etron和ID3的软件能力比特斯拉差很多。领先小鹏1-2年时间。特斯拉核心软件硬件都是自己做。2)数据量大,特斯拉自动驾驶已经有几十亿英里数据。3)芯片方面,特斯拉整体领先其他车企几个级别,国产Model3全配备算率的HW3.0芯片(每秒能完成万亿次计算)。蔚来ES6仅2.5,大众是两片72算率。4)预计Q3可以推出L3,各地区路况不同国内可能20Q4或者21Q1推出。汽车金融保险:难度较大,管理层明确跟自动驾驶一起绑定,因为特斯拉有这个数据能力。19Q2在加州就推了,但是目前不太理想。高管流动率:16-19Q1特斯拉走了57位VP及以上级别高管。特斯拉是musk一言堂的状态,个人进来需要去接受这个文化,而不能通过个人去影响这个公司。特斯拉文化比较反个人的一面在于需要随时响应,需要更多的的投入工作。确实有一部分人来了发现不合适就离职了,但是项目本身的进度一直不受影响。特斯拉中国从13年到15下半年也换了一大波,后来朱小鹏和任宇翔打配合比较稳定。美国初创公司Rivian:1)获得福特、亚马逊的投资,可以托底。2)电动皮卡定位有问题,定位和定价是豪华,但是体型是低端市场。3)团队优质,硅谷电动车高管就这么些,很多特斯拉离职的高管去蔚来、RV等。所以人才团队相对优质。专家发言上海,一期15万辆投产,工厂规划是50万辆/年,而且有一定的扩容能力。市场需求旺盛的情况下,冲压机可以转速调快,一期产能可以到20万辆,专门产Model3。国内Model3今年如果没有疫苗的影响,内部预期是8-12万辆,现在疫情的影响下可能是8-10万辆。Model3在17年7月投产,目前有小的改版技术储备,预计20年Q1-2会有个电池的升级,价格也会相应往上提。ModelY这边,不仅仅是更大更胖的Model3这是绝对的误区,核心做了很大的调整。特斯拉官方前期是有意降低ModelY对Model3的影响。1)Model3底盘由70个零部件拼接而成,ModelY是一体式铸造机,直接产出一个一体化的底盘,这个如果顺利会对效率有很大的提升,而且成本降低。2)特斯拉之前一周会烧掉1亿美金来做自动化生产,ModelY把细小的螺丝和柔性线等都改造为使用机器人生产大幅减少人工。尤其是总装环节,总装环节之前人工很大。3)ModelY投产节奏,非常罕见的特斯拉不断提前预期,原计划是8月1号在加州投产,现在已经投产,年3月份就会首批交付。ModelY极大概率去复制model3的战绩。我们认为市场现有的车型,比如蔚来ES6、福特,不会对modeY构成很大干扰。SUV市场来看,中国人很喜欢SUV,事实上美国才是最高的。中国SUV占比40%,欧洲30%,美国是50%。所以我们对市场接受度非常有信心。ModelX的换代在今年6月份,ModelS在Q3-4。主要三个改变,动力总成换三电机动力,电池切换,内饰统一为中控大屏,统一家族内饰。更多是为了压制保时捷tycan的市场,将在各方面统治市场。中国Model3后续降价:这个是显而易见的,目前Model3毛利率很高,19Q4上海还是亏损的,但是目前毛利率至少能跟加州持平(电池进口的前提下)。后续国产化进一步加强,是有很强的成本控制能力。特斯拉降价取决于市场需求。如果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就会通过降价来刺激。供应商国产化率,今年年底到%?这个有可能性,但是不一定的。还是要看市场需求和成本控制能力。特斯拉全球产能交付是个很大的挑战,19Q1首批进口车型的小毛病很多,这都是特斯拉为自己的直营模式买单,没有4S店作为缓冲,销量有波动就会对业绩产生很大波动。19Q4库存水平11天,要引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baozx.com/jbbj/54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