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与捷豹路虎在两年前宣布结盟之后,就安静地隐匿在众人的目光之下,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各项准备工作。10月21日举行的奇瑞捷豹路虎合资工厂开幕仪式,成为了“奇·虎”的官方首秀。
捷豹路虎全球首席执行官施韦德曾表示,“保守估计,在未来5年当中,国产车型所占销售比例将达到40%-50%。”一句话足可见他们对合资公司寄予很高的期望,也对中国市场抱以良好的预期。在目前的销售终端,捷豹路虎对中国市场的产品供应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对于揽胜、发现等热门车型仍存在排队提车的现象。而被忽略的另一轿车品牌捷豹却不那么尽如人意,今年8、9月销量捷豹品牌两款主力车型XF和XJ销量连续下滑。捷豹路虎9月轿车和SUV所占的销量份额分别为18.4%和81.6%。轿车品牌的不给力,在国产之后能够会有明显好转?单靠SUV又能撑起多大的市场?这一些还有待市场来进行考验。
奇瑞捷豹路虎国产后的首款车型为揽胜极光,而第二款车型极有可能是路虎发现运动版车型。与ABB不同,奇瑞捷豹路虎则是更偏向于用自己擅长的SUV作为突破口进行攻击。这样的做法不知可否,但是捷豹路虎在竞争过程中拥有多少的优势就值得深究了:
一、合资公司品牌在认可度上还需多少努力?
与一汽大众奥迪、北京奔驰、华晨宝马这等合资公司的资历相比,奇瑞作为后来者,在与捷豹路虎的合作中能否顺利承担合作者的角色?早前消费者对奇瑞低端低质的品牌印象,会不会转移至对奇瑞捷豹路虎合资公司的看法上?
二、首款国产车的定价极为关键,降幅多少消费者才会买单?
据业内人士分析,捷豹路虎国产后仅进口关税部分就可以免去25%,奇瑞捷豹路虎系列产品价格有望随之下调。可是按照目前购买捷豹路虎的车主构成,不难发现,他们为了买上车甚至愿意多加十几万的提车费。倘若用便宜10-12万的价格换取一台带有“奇瑞捷豹路虎”尾标的车,有多少财大气粗的车主们愿意为这个“混血儿”掏腰包呢?
三、奇瑞捷豹路虎成立的IMSS?能否有效化解渠道难题?
在渠道销售上,奇瑞捷豹路虎虽然很有前瞻性地成立了“联合市场销售与服务机构”,该机构负责销售、市场、售后和品牌建设职能。但是中外双方在销售管理权上的如何达到平衡?产品投放、销售策略以及售后利润如何分配?如何在渠道方面形成合力都是我们有待观察的。
四、国产之后,捷豹路虎在豪华SUV?市场的市占率能够扩大多少?
ABB也正在豪华SUV这一细分市场不断地推陈出新,抢占市场。目前,奥迪有Q3、Q5和Q7三款SUV产品在售;宝马有X1、X3和X5三款SUV产品以及X4和X6两款跨界产品在售;而奔驰有GLK、GL、G和M等四个系列SUV产品在售,同时他们也正加速引进更多SUV车型。路虎则在中国汽车市场有揽胜、发现和神行三大系列共6款SUV产品在售。同级相比,英菲尼迪、凯迪拉克等二线豪华品牌国产化进程也在加速,豪华SUV的市场份额也在加大。上有ABB,两侧有英菲尼迪、凯迪拉克等,捷豹路虎的SUV突围战注定是场硬仗。
五、薄弱的轿车销量,会不会成为以后制约合资公司发展的软肋?
在竞争激烈的轿车市场,捷豹作为一家偏向于运动型豪华轿车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知名度并不高,而且它的主力车型并不适合中国的主力消费群体。在中国,喜欢轿跑的多为年轻的富裕车主,虽然这样的目标群体在扩大,但是主体仍是扎实的中年富豪们,他们更喜欢的是宽敞大气的C级车,同时也更认同ABB品牌内涵带来的“面子”效益。
来源:网易汽车编辑:时代汽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